教育理论

  • 从知识观的角度看康德的教育观

    何珂;

    在传统的西方学术界,关于知识观的探讨一直是西方哲学流派争论的焦点,同时各方对知识观的不同解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知识观的角度出发,探讨康德对于人类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分析以及对教育过程中个体主体性的认识,并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为例来审视康德教育观的价值,如此研讨和辨析,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考。

    2014年24期 No.60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论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教育意蕴及实施路径

    吕梦醒;

    阿克塞尔·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在社会批判理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霍耐特划分出爱、权利保证和个性尊重三种承认形式来对应家庭、社会和共同体三种不同的生活领域以发展出个体自尊、自信、自重的人格品质。将承认理论引入教育场域后,挖掘教育承认的三种形式——教育爱、权利承认和个性尊重的内在意蕴并分析教育承认的具体实施路径,既拓展了承认理论的外延,也为我们剖析当今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4年24期 No.60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5 ]
  • 规训向教化的转向: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毛琳;

    规训与教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在此主要通过分析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特点,来阐述规训式教育所带来的"去人性化"的教育结果,并在反思规训式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探寻改善其负面教育结果的路径,即向教化式教育的转变。

    2014年24期 No.60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7 ]
  • 对比分析理论的七大缺陷

    邓媛媛;

    目前众多外语教师将对比分析理论用于外语教学,认为该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比分析理论确有合理之处,但其缺陷不容忽视。本文试图在论述对比分析理论内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批判,以便外语教师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对比分析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适度、合理地运用该理论,不至于盲目夸大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导致教学重点偏离正确走向和误导学生。

    2014年24期 No.60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从同质性学习到异质性学习:教育的应然之选

    向立志;

    个体学习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学习内容有意无意地被锁定于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领域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高度的同质性。这种学习就是同质性学习。反之则是异质性学习。从同质性学习走向异质性学习是青少年学生创新力发展的根本途径。

    2014年24期 No.60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3 ]
  • 语言哲学视角下的教师话语研究

    刘家嘉;

    教育活动与语言本身及其运用方式密切相关,这使语言成为了教育活动的中介。目前教师话语的探讨涉及面广泛,但缺少一个整体的结构框架和理论核心。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的"语言游戏"理论深化了语言和哲学两个领域的思想维度,为话语分析提供了语言哲学的视角,其中的生活形式、家族相似性和私人语言等概念在"语言游戏"理论的框架下彼此依存,密切联系,这为教师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宏观分析的基础。

    2014年24期 No.60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9 ]
  • 特级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研究——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贺撒文;

    特级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能获得专业发展上的巨大成功,与其有效地积累社会资本等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名师人生》一书中特级教师案例进行分析,指出特级教师可以成功累积文化资本、符号资本以及有效进行互动。特级教师的经验对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是:要注重积累文化资本,扩展符号资本以及实现同质、异质互动。

    2014年24期 No.60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技术理性下的教学批判

    曹周天;

    技术理性介入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技术理性规范了教学的过程,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同时也造成了教学的缺失,如教师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教师讲授的过程被淡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教学与技术运用脱节。因此,本文提出三项批判以供反思,即应当明确的态度:技术的介入不是必须的;应当警惕的错误:技术理性的泛化;应当树立的观念:"以我为主"的技术理性观。

    2014年24期 No.60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教育工作

  • 县级教育督导工作体系分析

    曹荣;

    年度综合评估和督学责任区经常性督导是目前县级教育督导的两种主要工作方式,但都存在一些问题,且两者不能有机结合,导致教育督导工作整体效能发挥不足。面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势要求,构建各项工作相互衔接运行顺畅的教育督导新体系,就成为摆在县级教育督导部门人员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2014年24期 No.60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海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时间效益调查

    马莲姑;王昭君;

    本文根据对海南省40所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问卷调查,从教师对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和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各类教学教务工作中能否带来时间效益的整体态度方面进行数据分析,以教师对时间效益整体看法为依据,将样本学校划分了7个层次,描述了7个不同层次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特点。

    2014年24期 No.60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教师教育的比较分析框架——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视角

    黄莉;

    教师教育是提升教育实力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教育全球化需要建立一个针对教师教育的比较分析框架,以考察各国及地区的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这一框架在用于辨别教师政策研究和设计的优劣时非常有效。

    2014年24期 No.60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基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常丽丽;卢瑞玲;荆雁凌;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教师教育课程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可以从明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设置实践取向的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教师的参与、体验与反思,课程评价以教师实践能力发展为中心,与中小学建立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积极推进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2014年24期 No.60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4 ]
  • 基于自我导向学习视角谈农村教师学习困境及解决策略

    裴海;

    随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由"外推式"向"内源式"转变,人们把研究的视角从注重农村教师发展的支持性因素渐变为关注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学习是个体能力质变的核心要素。本文以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为视角,结合当前农村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困境——缺乏自我导向性、缺乏自我导向学习背景知识、缺乏自我导向学习资源、缺乏自我导向学习环境,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三个向度分别提出了解决策略。

    2014年24期 No.60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0 ]
  • 微信辅助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究

    辛欣;

    随着微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信。根据微信技术性、即时性、大众性、私密性、交互性和费用低廉等特点,将其与农村教师培训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实践模式为发布朋友圈信息、导师发布教研主题、组织"多对多"讨论、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教学评估平台及关注名校名师等。

    2014年24期 No.60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3 ]

学校管理

  • 论学校管理中激励的艺术

    水远璇;

    学校管理者应当通过激励,最大程度地激发学校组织成员的内部动机,发挥其最大效能。激励过程中讲求艺术性,学校管理者应当将激励措施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重视学校激励的实践性和灵活性特点。在激励艺术的酝酿过程中,需要研究外部环境、考虑发展阶段和了解个体差异;激励中要注意时机、频率和程度的把握,注意公开与私下相结合、精神与物质相结合、外激和内激相结合,还可以运用情感激励方式。对学校"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主要有:扬弃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和环境激励等方式。

    2014年24期 No.60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校长职业素质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

    辛淑燕;王志彦;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85年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国内有关校长职业素质的研究主要从校长与学校、校长与教师和学生、校长与社会的领域着手,指出校长职业素质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而就如何提升校长的职业素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明确了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角色。在这一框架下,从微观领域着眼,分析校长职业素质现状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校长职业素质的提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4年24期 No.60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0 ]
  • 从吉姆模式看职前教师的教学自信

    赵兴奎;

    教学自信是教师相信自身教学能力的心理特性,是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成就感、自豪感、效能感和自尊感,是教师有效教学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学自信是职前教师应有的首要品质,根据教学与营销的关系,探讨吉姆模式延伸的"四个相信"营销模式对训练职前教师教学自信的作用。

    2014年24期 No.60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9 ]
  • 中小学教师创造性教育智慧的养成

    陈建新;

    创造性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映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禁锢、教师角色定位的偏差及应试教育环境的束缚影响了教师创造性教育智慧的养成。要走出教师创造性教育智慧缺乏的困境,就必须不断尝试研究性教学,以广博的知识涵养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智慧,尊重教师形成自身教学风格,激发教师的内在工作热情,形成教师的职业自我意识。

    2014年24期 No.60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引导在职教师信念发展的主体及其责任

    马莹;

    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管理者是引导在职教师信念发展的主体。深谙教育活动规律与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是管理者成为教师信念引导者的基本条件。学校管理者作为教师信念发展引导者的责任包括:在深入把握教师群体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利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学校管理方式;发挥学校制度的教育功能,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明确方向与良好条件;利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激发教师内部取向的成功动机;坚定完善教育信念,以自身信念的深度与高度来影响教师信念的良性发展。

    2014年24期 No.60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外语教师网络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李其云;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147名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况令人担忧。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应该借助网络创新当前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即:通过强调网络教学团队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调网络学术团队合作,增强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借助网络时空的优势,提高教师服务能力;最终凝练特色网络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个人的终身可持续良性发展。

    2014年24期 No.60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学生管理

  • 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研究

    唐开锡;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国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新的时代发展背景和社会需求之下,传统基础教育弊端凸显,由传统基础教育向新基础教育转型,改变传统认知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建立新型素质教育和创造型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关键举措。本文系统论述了生命教育观和新基础教育的基础理论,进而详细分析研讨了生命教育观下新基础教育理论观点和新型教育实践重构途径。

    2014年24期 No.60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5 ]
  • 试论情商教育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朱保安;

    情商教育是相对于智商的社会及情绪能力教育,是以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人际交往等适应社会生存能力为内容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情商融入基础教育是其修养的奠基工程,是现代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但因认识和培养的缺位而严重影响了其修养的筑基,亟需进行积极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

    2014年24期 No.601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6 ]
  • 阳光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张文霞;徐晓林;

    近年来,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部呼吁的重点。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阳光教育事业也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在深入分析阳光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效的实施阳光教育的策略,帮助中小学生成长、成才。

    2014年24期 No.60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从美国“站在学生身后教学”谈我国教学制度的“以人为本”

    陈慧;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学校"以人为本"教育教学制度的构建,本文阐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分析了国外的人本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发,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几条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以人为本"教育教学制度构建的措施,希望我国人本教育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

    2014年24期 No.60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生活适应问题及应对策略

    王延强;杨茂庆;

    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生活适应问题,影响其正常学习与成长。为此,学校应建立农民工子女辅导机制,强化辅导功能,通过设计、开设了解自我课程,帮助其考量自我人格,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同时,应开展跨文化教育,促进城乡文化融合,营造农民工子女生活适应的环境与氛围。

    2014年24期 No.60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高中生价值选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刘晓宇;刘红云;

    采用问卷法对某地级市47所高中2269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生价值选择的特点及其与性别、居住现状(流动和留守)、父母受教育程度、学业成绩和未来选择职业标准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价值选择中,排前三位的为亲情、健康、友情;(2)女生更加看重"亲情"和"健康",而男性更加看重"友情"、"财富"、"荣誉"和"道德";(3)留守儿童较其他群体更看重"财富",而相对不太重视"健康"、"亲情"和"友情";(4)选择"才能"、"成功"和"舒适"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相对较高,而选择"友情"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相对较低;(5)选择"财富"的学生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时以"薪水的高低"为标准,而选择"才能"或"成功"的学生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时以"职业发展前景"为标准。

    2014年24期 No.60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教学内容

  • 以多元识读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张淑杰;彭翠平;

    多元识读教学法在探讨表意资源间整合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计的概念,即根据话语意义选择合适的模态或模态组合的过程。影响课程设计的因素包括设计的资源因素、设计者的修辞立场及课程的目标因素。基于多元识读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把教学过程按照阶段进行划分,学生在显性指导与批判性框定的基础上参与情景实践与内化式实践,在意义协商中发展表意资源、丰富意义潜势。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目标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包括教学评估系统的新设计、学生情感因素的新考量及教师发展的新思考。

    2014年24期 No.601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7 ]
  • 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杨兆强;张景书;

    由于传统思想政治课受主客模式限制,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弱化;教学内容空洞,方式存在错位;教学方法没有得到适时更新;教学的工具价值突出。主体间性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迎来了新的曙光。主体间性是指多个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有别于简单的主客关系的新型主体间关系。从主体间性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2014年24期 No.60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中学历史课程与物理课程的整合研究:目标、内容与策略

    张恩德;

    中学历史课程与物理课程的整合能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促进"全面和谐的人"的最终形成。课程整合目标的厘定需要纵向或横向考察不同层次的教育或课程目标,课程整合内容的商榷亟需深度分析各学段物理/历史课程标准或教材,最后根据上述分析选择具体的课程整合策略。

    2014年24期 No.60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ADDIE模型在微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卜彩丽;

    微课程为变革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提供了思路,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特性要求系统的教学设计。文章从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入手,梳理了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发展历程,并对模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DDIE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并重点阐述了该模型。模型具有联系的、动态的、整体优化的系统特征,可以更好地为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2014年24期 No.601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4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9 ] |[阅读次数:65 ]
  • 微课建设与学生发展的问题研究

    孙小蒙;葛元骎;叶大鹏;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发展日益快速的今天,信息的传播技术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福音",微课的产生和发展给学生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思路,"课"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微处理而形成的一段5-10分钟的音视频对学生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意义。

    2014年24期 No.601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1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73 ]
  • “国培计划”推动下音乐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实践

    孙丝丝;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审美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正确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国培计划"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师培训内容,探讨专家学者们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中所传递出的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审视、明确清晰的学科自觉以及极具开放思维的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实践。

    2014年24期 No.60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3 ]
  • 中小学音乐课创编教学初探

    张悦心;

    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分析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存在的理论与创编教学能力薄弱的现象,提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理论素养,转变创编教学观念,加强音乐理论与创编实践紧密结合的对策。

    2014年24期 No.60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8 ]
  • 论当前音乐教育思维理念的“互动传感”趋势

    敖欣;陈南宏;

    当前在音乐教育中,传统的"锯箭型"、静态化、唯权威论、僵化常量的思维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对音乐教育创新思维的要求。本文拟通过构筑新型音乐教育思维理念,以论证当前音乐教育思维理念的"互动传感"趋势。

    2014年24期 No.60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学校体育思想“回报总和最优化”体系构建研究

    李勋;江文奇;刘啸;李宁宁;

    起意于"回报总和最优化"理念的把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总结归纳法,在解析学校体育思想体系构建松散无力的基础上,寻求学校体育思想效力最优化统整的践行平台与方法,真正优化学校体育思想的效力集合,实现文本独立、效力集中的学校体育思想操控机制。

    2014年24期 No.60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教学方略

  • 结果—过程—结果:基于现场的课程策略逆推教学研究范式

    卢臻;

    基于现场的课程策略逆推教研范式产生于基于标准教学的时代背景之下,与逆向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理念一致,从实际学习结果入手,逆向量化分析评价设计与使用、学习活动和问题设置、学习目标制定与叙写等课程策略维度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质性分析教师的课程素养、能力结构,并追踪教师课程观念转变及能力提升之后的课程策略和教学效果,建构课程策略逆推教研分析框架,开发首席教师领班制,打造互惠式三级实践共同体,并用案例解读逆推教研所关注的技术性问题。

    2014年24期 No.601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从二元对立到相依相存——论教学模式演变与教师教学个性的生成

    黎平辉;邓秀平;

    教学模式的产生是教学活动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结果。以教学活动各要素的二元对立关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此消彼长、你进我退中左右摇摆,而教师始终是以纯粹的社会代言人身份出现,教师教学个性受到抑制。以教学活动各要素的相依相存关系作为教学模式建构的哲学基础,其实质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统一,达到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的相交相融,最终实现教师自我与角色扮演的合二为一,以促进教师教学个性的生成。

    2014年24期 No.60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7 ]
  • 从精益管理的视角看翻转课堂

    孙来成;

    学校利用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持续改进教学,是学校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精益管理的视角看,翻转课堂就是运用持续改进系统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改进模式。精益管理的分析框架及其在学校中的应用表明,翻转课堂就是一种更符合学生和时代需要的利用屏幕捕捉技术进行持续改进的教学策略。

    2014年24期 No.60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9 ]
  • 中学国学教育中的“文献意识”

    孙振杰;

    中学国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学意识,而文献意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文献意识主要包括目录史源意识、版本意识、辨伪意识、训诂意识、辑佚集异意识以及文化贯通意识六个基本内容。它是学术意识,更是文化传承意识。在国内中学的国学教育中,文献意识主要被简单化为"国学经典的诵读"和"儒学道德精神的强化",这不利于国学的传承创新。中学是国学教育的基础阶段,我们要通过专业性或"开放性"师资队伍的建设、文献实践活动的拓展等手段来培育文献意识,切实推动国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2014年24期 No.601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语文教育的“功利化”困境及对策探究

    武少辉;

    受当前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语文教育忽视其内在的"非功利"发展规律,片面追求短期教学目标和效果,遭遇语文教育地位边缘化、重"工具"轻"人文"教育偏见及实践教学环节淡化等发展困境。新形势下,为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改革应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确保其母语教育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切实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传承及人文建构等作用,以响应国家关于规范汉语使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2014年24期 No.60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网络英语教学中情感缺失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印蕾;谢竞贤;

    顺应"情感化"教学设计理念,本文以情感领域而非认知领域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反思网络教学特点与弊端及一项验证性实证研究,剖析了网络英语教学中情感缺失这一日益突出问题背后的三项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希冀改变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时产生的负性心理情绪变化,培养自我监控能力,提高英语信息有效识解和习得能力,由不适应转变为顺利完成网络学习任务,使网络英语学习能进入"乐学"境界。

    2014年24期 No.601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同伴合作学习策略

    刘学;

    本研究将通过中学生在英语语法练习中的表现,验证同伴合作学习策略的实际效果。某高中一年级水平相当的两个自然班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小组合作的学生和独自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的成绩及问卷调查,作者发现,两人一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独自完成任务的学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语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能促进学习者对外语掌握的准确性,并提高学习兴趣。在此研究基础上,作者就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同伴合作学习策略提出几点思考。

    2014年24期 No.601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9 ]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与学模式探究——以《小学英语教与学》课程为例

    徐苏燕;

    随着国内外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发展,在线课程的学习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英语教与学》课程为契机,探索促进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在线课程教与学模式,打造"三真"课程教学特色:真需求、真自主、真课堂。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教与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协作共进等学习意识,从不同方面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4年24期 No.601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4 ]
  • 历史教学中兴趣性教学方法的思考

    王兆香;陈惠珍;杨冠亚;

    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教学方法和艺术,对教学内容照本宣科,采用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等陈旧的刻板的教学方法,讲得学生昏昏入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使讲课成了学生的"催眠曲"。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也就无法完成教育的神圣历史使命,更无法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任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善于挖掘,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本文对问题、辩论、多媒体、情感、乡土史教学法进行深入思考,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014年24期 No.601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实施与基础教育利益群体的博弈

    李晓雷;王永安;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基础教育实践中,"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实施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从文化层面上看,人们内心的"仕学"思想是"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实施的主要文化障碍,而固守"仕学"传统文化思想的社会群体由此形成利益集团,他们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行动上形成了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围困,从而使"阳光体育运动"陷入"国家重视、学校冷视、家庭忽视、学生漠视"的怪圈。当前,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实施中,应该奉行"行胜于言"的实干精神,破除急功近利的利益群体围困,改变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这样,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实施才有出路。

    2014年24期 No.601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7 ]

外国教育

  • 西方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及其启示

    陈婷;徐萍;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教育的管理与决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总结西方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并针对我国教育评价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启示及对策:规范研究框架体系,夯实教育评价理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提倡教育评价差别对待;秉承多样开放态度,完成教育评价全面覆盖;注重量质并举方法,提升教育评价技术工具。

    2014年24期 No.601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8 ]
  • 美国高中教育阶段三水平八模式的普职融合模式介评

    赵杰;李守彪;

    普职融合是美国高中教育的一大特色,根据普、职融合过程中参与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美国高中普职融合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上的八种具体操作模式,每种模式又各有利弊,而普职融合的实践也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前提基础之上。这些经验都是我国普通高中在如何增加职业教育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的今天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4年24期 No.60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3 ]
  • 中美历史教师资格认定比较及启示

    王朝;

    美国是教师资格证制度创始国,其历史教师资格认定体系已相当健全。我国历史教师资格认定起步晚,发展较落后。本文通过对中美历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比较分析,为我国目前进行的历史教师资格认定改革提出了提高历史教师准入标准、重视历史教学实习、吸纳非营利专业组织参与认定和明确注册形式等建议。

    2014年24期 No.601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韩国科学英才教育经验及启示

    肖广军;

    韩国20世纪70年代在实施"平准化教育"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对英才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至今已形成了诸多科学英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科学英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各行各业的英才,反观我国科学英才教育,还有诸多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2014年24期 No.601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