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语

    长河;

    <正>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作为我国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实践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对推动当前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关于教学改革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现代教学思想相吻合的,尽管一些名词、术语不尽相同,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教学思想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

    1993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试谈魏书生的学校管理方法

    董国华;李凤兰;

    <正> 盘锦市实验中学始建于1985年10月,1986年3月魏书生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当了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的魏书生仍象一个普通教师一样,继续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工作,他原有的工作量丝毫没有减少,而且他又能非常出色地完成作为一个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与探究。象思考与探究他语文教学和班级工作成功的秘密那样去思考与探究他在学校管理工作上成功的奥密。我们试就目前所见到的一些零散资料,对魏书生在学校管理上的成功,作初步的探索。

    1993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学校管理职能新探

    黄兆龙;

    <正> 学校管理学从20世纪50年代被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历经了40多个春秋,至今对其框架结构、理论、原则和方法尚无共识。人们对“学校管理职能”的看法千差万别,不能不是学校管理学科结构、理论、原则与方法等各执一词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学校管理职能的探讨,为学校管理学提供一个研究框架结构,使学校管理的各种观念、理论、原则与方法等,都归纳为各项管理职能而进行系统论述,以建立学校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试就学校管理职能及其结构体系、学校管理职能的内涵及其和学校管理过程的关系等问题,谈点肤浅想法,以投石问路。

    1993年0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校长整体素质结构的内涵及其类型

    辜伟节;

    <正> 整体结构,制约着整体的功能。一所学校校级领导班子要想发挥其应有的整体功能,就必须有科学而合理的校长整体素质结构。 (一) 何谓校长整体素质结构?这要从结构的概念谈起。结构是一个与系统不同而又想互关联的概念。系统指的是一系列相关的因素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构成的有机综合体,而结构则是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只有通过结构的中介,才能将孤立的诸因素变成一个系统,从而显示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可

    1993年0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浅谈校长的领导方式

    方艺兰;汤福球;

    <正> 校长的领导方式是校长指引、控制和影响教职工行为的工作方式。那么,校长如何寻求最佳的领导方式来发挥领导作用、提高领导效能呢?本文运用管理学的原理控讨这个问题。一、最佳领导方式的选择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表明,很难说明哪种领导方式绝对的“优”或“劣”,并不存在一种普遍的“最好”或“不好”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校长采用什么样的

    1993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教师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之我见

    余国芳;

    <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然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诸如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待遇偏低等长期得不到解决。令人堪忧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种现象甚至愈演愈烈。所谓“孔雀东南飞”、“喜鹊跳槽,麻雀守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队伍已越来越不稳定;第二职业由“兴起”到“膨胀”,正使教师的职业效能逐步下降,“教书育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差,教师工资的相对值继续降低,教师职业的怠倦现象日趋严重……。这种局面如果不改革,不仅会阻碍民族素质的提高,丧失国本,而且经济的腾飞终将变成空想。面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改善”教师管理,出路何在?教师管理要不要适应市场经济?怎样适应市场经济?

    1993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加强职能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杨孟琪;

    <正> 湖北钟祥市旧口高中是一所乡(镇)级晋通高能■1985年。学校领导班子与全校教职工制定了一个十年奋斗目标:建成荆州地区第一流的享有声誉的学校,今年是第八个年头,该校已获得了“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教改先进单位”、“湖北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等五项省级荣誉称号,为高等学校输送了一千多名新生,在校园里竖起了一万一千多平方米的楼房,《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十余种报刊都刊载了有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被荆州地区教委誉为“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社会上誉为“连年全方位获奖的学校”。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来学校参观访问的兄弟学校领导络绎不绝,迄今已达186所。池们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以法治校”,都为

    1993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浅议跨世纪青年教师素质的培养

    鲁锦虹;

    <正> 众所周知,制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启动并完成了巨大的变革,取得了世人皆知的成就。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改革力度加强,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到本世纪末能否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化的目标?普及义务教育的艰巨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如何成功地迎

    1993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中小学教师积极性激励研究

    刘新生;杨进学;柴淑珍;

    <正>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义而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理论是如何根据人的需要来激发动机,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指导思想、原理法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由于激励理论有很多种,本文试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阿尔得夫的生存、关系、成长论(ERG)论,探讨影响中小学教师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及激励中的原则和关系。需要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是人的动机体系中最核心的成分。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

    1993年0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5 ]
  • 初中语文的素质教育论

    赵有贵;

    <正> 初中是我国现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终极阶段,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学生素质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都不能凭空进行,必须依附于学科的教学。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是什么,学科教学如何眼从于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总目标,就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并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意义、目标和要求作一初步探讨。一、语文对素质教育的特殊意义

    1993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人的价值意识与教育过程的主体性

    卫建民;

    <正> 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性、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特点在于:它是关于“人”的一种活动,亦即是说,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对象)都是人,而人是一切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教育过程必然内在性地要求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对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已略有论及,但这种主体性的内在意识根据或心理根据却似乎还未能说清楚。我认为,这种主体性与人的价值意识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人的价值意识与非价值意识

    1993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浅谈课堂教学质疑

    罗兴雨;

    <正> 古代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贵在课堂质疑。所谓课堂质疑,就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巧妙的设置疑难,适时提出疑问,师生共同释疑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必须遵循两点:其一,问题的设置要巧妙、精练,力求做到有趣,要充分体现该课教学目的要求。其二,释疑要在学生经过思考而渴望知端底时进行,释疑时教师不宜直接给出结论,通过点其问题的症结,逐步让学生知道结论。实践证明,课堂质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1993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 教师健康的情绪及其教育影响

    李满生;方汉湘;

    <正> 情绪健康的教师,一般情况下其内部心理结构是平衡的、协调的,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消极情绪所驱使而导致行为的失调。就是说能保持比较平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并且总是积极增力的情绪居优势地位。在教育实践中,保持愉快的心境,保持情绪稳定是教师健康情绪的主要表现。一、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亦即人们常说的心情。这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多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往往会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如处于心情愉快的积极心境时,

    1993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教课和看课刍议

    袁麟如;

    <正> 在中小学教学领域,灌输式、填鸭式、注入式的教法,早已被大家视为公害。然而时至今日,教师垄断课堂的现象并不少见。课堂教学中,讲风依然盛行。除其他种种原因之外,笔者认为,教学管理常规中有两个习惯用语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两个习惯用语,一个是“讲课”,另一个是“听课”。大家知道,教师的教学工作,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基本环节所组成。上课只是整个工作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教学内容、任务、对象的差异,课型不一,教法也有多种。被俗称为“讲课”的讲授法,只不过是众多教法中的一种,其他尚有直观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等。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很少正视上述现实,在研讨教学得

    1993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原始分数的局限性与标准分数的优越性

    李江;

    <正> 1990年,夏斐事件在中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给世人留下许多惋惜与思考,其中原始分数的局限性也充分暴露了出来。原始分数是指考生考试所得的卷面分数,通常用字母X表示,如夏斐同学语文考79分,数学考82分,这里79、82即为原始分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常用原始分数来进行学生之间的成绩比较,判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等。但用原始分数来衡量考生的成绩有许多局限性。第一、仅凭原始分数无法看出某学生成绩的好坏。例如某学生数学考试考到75分,仅从原始分数75分,无法看出该生在全体考生中的地位,因为考卷有难有

    1993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原则、方式与调控

    曹光明;

    <正> 根据信息论的观点,课堂教学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而且是信息的转化过程。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授课技艺,还要求教师时刻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及时从学生身上获得反馈信息,以此判断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是否正确,从而有效地进行调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反馈原则,合理应用反馈原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课堂教学中反馈的原则 1、反馈的及时性。反馈的及时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中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矫正和强化训练。研究

    1993年06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中学作文教学与辩证思维训练

    陈斌;何世英;

    <正> 作文教学本身不仅仅是语言训练,还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任务。朱自清先生曾说:“学作是生活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或无不可。”从这一点讲,在作文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既责无旁贷,又得天独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呢?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辩证思维训练,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然而,作文课又不是政治课,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作文教学割裂

    1993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数学解题与思维定势

    林英典;

    <正>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高度概括,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科学。数学解题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效方法之一,尽管数学解题的过程具有基本的模式和步骤。但是,不同的思维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时却可以使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不同个体各具特色的思维特点和思维品质。有的学生思路敏捷,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能独辟蹊径,解题的方法出人意料,妙不可言,思维过程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思维取向

    1993年0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潜在作用

    杨惠民;梁晓明;

    <正> 加强对课本上习题的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生以至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总认为课本上的习题与高考题相比太简单了。因此,仅把课本上的习题当成“作业任务”用,不加分析草草完成,然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众多的复习资料中去,搜寻各种各样的难题来训练“拨高”,使这些学生深深陷入题海之中。这种做法实在是本末倒置,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不利于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能力的提高也是成问题的。其实,课本上的许多习题都是很典型的,潜在丰富的内容和背景。高考题不是凭空拨高,它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其中许多题就是课本上习题的变

    1993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浅谈物理概念的教学

    苏晓琴;

    <正> 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本质认识,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人类认识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桥梁,因此,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抓好这个环节,自己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一、通过比喻(?)例使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任何概念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撇开了具体事物的现象,经过科学抽象,即强性加工而形成的,所以它也就不再具备表象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概念形成

    1993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一个值得强调的问题

    司静安;

    <正> 为减轻学生物理学习的负担,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讲解与应用要求降低,除对弹性势能不做定量计算外,也不强调该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只笼统地提到:“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也保持不变。”笔者从教学中深感去掉弹性势能的定量计算是合适的,但不强调该定律的研究对象却很不妥,很容易使学生因分不清研究对象造成思维混乱。有这样一题:“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有些学生这样分析:因拉力是弹力性质,物体只有弹力、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而此题显然机械能增加了。那么造成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在哪?在于没有确定所研究的对

    1993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的层次设计

    李立芬;周红杰;

    <正> 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从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此类题型分析发现,其考查层次已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因此,在进行此知识点的教与学时,应在弄清实质的基础上着眼于综合运有水平的提高,为了真正掌握方程式的配平,我们可按下列知识梯度,结合历届高考试题,分八个层次设计习题,层层深化,逐步“攀登”。这样既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应用,又可达到培养能力选拔人才的高层次要求。第一层次——简单型:仅有两种变价元

    1993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如何改进离子方程式教学

    崔曙;

    <正>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它优于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一类反应,减少一个方程式表示一个反应的局限性,中学阶段的离子方程式教学,往往比较注重的是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一般书写所应注意的事项等定性方面的知识,定量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离子方程式作为高考年年必考的内容,并且随着正规化的考试中能力考查的明显加强,对于离子方程式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由原来的简单书写要求,提高到定量方面的高度上来。有关离子方程式的教学,通过实践笔者有几点肤浅的体会,供磋商。

    1993年06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英语学法研究的主要途径与关键问题的解决

    刘宏;

    <正> 一、研究学法的主要途径 1、每届高一新生入学,进行一次口、笔头全面考核,对学生的英语知、能结构进行模底,建立学情档案。2、每学完一课和一个单元,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和自我总结。并写成书面材料上交,成为教师了解学情的主要依据。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言语操练,从而充分地表现出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熟巧程度,在多向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中发现问题,这就是研究学法、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4、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班级、年级和全校性学法经验交流会,建立学生间的学法信息横向联系渠道。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方式,也是教师发现典型、总结学法的有效途径之一。5、召开上、中、下不同水平学生的学情调查会,师生共同探讨学法问题,从而形成了教与学的

    1993年06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运用分离规律巧解自由组合规律题

    郭道盛;

    <正>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在解自由组合规律题时,有些同学由于方法不当,东拼西凑,结果是劳而无功。有的同学一见自由组合规律题目,就试图运用自由组合规律的分离比(如自交:9:3:3:1,测交:1:1:1:1等)解决问题。如果套用不上,就望题兴叹,无从入手。自由组合规律是建立在基因分离规律的基础上的。有些题目,若将各对相对性状分开,分别用基因分离规律去分析,便可化繁为简,迎韧而解。本文拟就几个代表性题目作一简析。一、以子代性状分离入手,判断亲代墓因型由基因分离规律可知,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对a为显性),在遗传时,如子代发生性状分离,亲代必为

    1993年06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关于《思想政治》教材上几处修改的商讨意见

    徐红山;

    <正> 国家教委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组主编的、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93年5月第2版高中三年级《思想政治》(全一册)。教材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三处存在的疑点,借此一角,我想提出修改的商讨意见。 1、教材91页倒数第二段中的“离开必要的集中,民主就会推动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这句中的“推动”应改为“失去”。这是明显的错误。 2、教材96页最下面的:“为什么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呢?”可教材95页第一段有:“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存在着政党,只有约20个国家没有政党,”一句。这两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便可看出问题,当然后一句是正确的。我们知道“通常”是“一般或平常”之意,后一句提到:“绝大多数国家存在着政

    1993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教师语言的基本训练

    吴崇强;

    <正>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穷无尽的力量在于教师整体素养。除了师德以外,要有智力水平,更要有良好的语言技能技巧,这是优秀教师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多姿多采的教学艺术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语言水平高低与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语言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不论是理论的研究还是在实践领域中的证实,正确掌握并运用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1993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对一条注解的质疑辨

    裘鸣皋;

    <正> 我对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上的一条注解有所疑问,认为不妥,并谈谈一些看法。《屈原列传》上说:‘……怀王使屈原选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书本对‘夺’字的注释是:‘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依照注释,原文译作现代文则是:‘楚怀王叫屈原制订法令,上官大夫见了文稿就想强夺过去看,屈原不给他。’这样理解,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屈原和上官大夫是当时楚国的上层人物,是国家高级官员,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尽管他们的政治见解不一样,但不致于为了要看法令草稿,而强取强夺。果真强取强夺的话,必得将推推揉揉,一副山野村夫的形象,不有失体统吗?屈原不会这么做,上官大夫

    1993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知情教学试探

    沈作炎;

    <正> 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影响学习效果的取得。目前人们已越来越注重研究知情教学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一知和情同生于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是这同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两个不同方面。知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知情二者相互影响,知是情的基础,知以一种意识力量启迪和创造情感的方向和能量,它是激发情感的方向的能量,它是激发情感的必要条件;情是知的体验,情感以一种心境的形

    1993年06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语文五步系统教学法

    徐晖;

    <正> 一、引言为了把语文单元教材或单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系统把握,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创造了“语文五步系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优化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学环节的相连、相扣,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有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经过两年的实验,现已初见成效。二、内容 1、定向即确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定向。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的首要

    1993年0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综合程序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吕效国;

    <正> “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一些实际问题: 先讲后练“两段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听课时时常为“那有什么用”的疑问所困扰。兴味索灰、无精打采,而在自己做习题时,又常常“想不出,做不来”,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感受到认知的形成过程,又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同时还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

    1993年06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提问的三个问题

    孔连根;

    <正>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运用得好,就像教师手中的一把金钥匙,能巧妙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的思维流程符合教学要求;否则,不但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还会扰乱学主的思维,阻止或破坏学生智力的表展。下面谈谈阅读教学中提问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提问的数量。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后动,向师问生答则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比,把握提问的数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一些教师曲解了“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含义,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于是,整堂课变成了“满堂问”,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使学生没有思考回味的余地,只忙于随口应答,弄得学生精疲力尽,无法招架。心理学研究

    1993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中学化学多课型教学法

    李彦兴;

    <正> 中学化学章节多,特点不同,包括概念、理论、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及有机化学等六部分组成。各部分各章节的特点不同,内容不同,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及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体系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平时教学中采取“多课型”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启发式”教学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学生学习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复杂的智力活

    1993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尝试

    薛晓红;李治平;

    <正>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对课文采用整体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文整体教学分三步骤、五环节进行,所谓三步骤,即整体一部分一整体。五环节乃是三步骤中所包含的几个分支,是为三步骤的顺利完成而服务的,它们是:1.浏览课文全貌,抓住课文大意。2.自学解除疑难,活学活用语言。3.师生英语互释,培养英语思维。4.分析文章结构,总结中心思想。5.指导作文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备课时,我们坚持全盘考虑,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每一节课都按三步骤来进行,真体通过五环节来实施,完成教学任务。

    1993年06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0 ]
  • 思想品德课整体化教学初探

    段学良;

    <正>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而言,晓理、激情、导行的统一既是这门课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这门课缺一不可的三个相联系的教学环节。具体地说,思想品德课就是要在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教学实践表明:要完成上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光靠思想品德课本身的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依据思想品德课要“坚持课同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我们提出了思想课整体化教学的观点,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究。

    1993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多音字如何“据词定音”

    周志远;

    <正> 一、一个汉字有多种读音,这种字通常叫多音字。多音字不同于异读字。异读字虽也一字多读,但这多读是不受语言环境制约的,不管读哪一种音,意义都一样(如“跃”过去是异读字,可yuè、yào两读。今已规范通读为yue)。多音字的“多音”是相对的,是就该字不与别的任何汉字组合而孤独地存在时说的,如果它不负“使命”,表示某一语素并记录和传

    1993年06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 ]
  • 横联教学法

    <正> 横联,即横向联合之意。所谓横联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当前所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和综合,主要是促进文理结合,以便建立有机统一的知识结构,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横联教学法的一般教学过程是: 第一步:教师向学生提出确立联系的主要目标; 第一步:教师揭示学生回忆已知知识;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即建立联系; 第四步:师生共同总结,弄清知识结构。实施横联教学法的要点是: 1、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作为横向联系

    1993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推理教学法

    <正> 推理教学法源于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即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这种思维形式具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已知现象推出未知本质、从已知本质推出未知现象或从已知结论推出未知结论。该法所涉及到的思维活动包括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等。推理教学法依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 由旧结论推出新结论——学生对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总要经过日积月累,有一定的过程,从一些旧结论推出新结论,再由新结论推出更新的结论,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原理和现象的互相推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原理推论未知现象,或根据已经掌握的现象推论更本质的原理。这样不断地互推,以实现从抽象推

    1993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复习法

    <正> 复习法的基本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教材,从而使已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化。根据复习进行的不同特点,复习可以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从复习的安排看,可分为集中的或连续的复习以及分散的或断续的复习; 从复习进行的时间看,可分为课时范围内的复习(在课时开始或结束时)和学年范围内的复习(在学年开始时,在完成一个综合课题后、在学期结束和学年结束时); 从复习所包括的部分看,可分为局部复习、专题复习和总复习。从复习的性质看,可分为机械的复习和创造性的

    1993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比较教学法

    <正> 比较法的基本含义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两种材料或引导学生观察两种事物(其中的一种材料或事物是主要的),求同寻异,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教学法的主要形式有: 类比——教师把相同或相似的学习材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引导学生确定事物的异同点及其本质属性; 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正反分析,使对

    1993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6 ]
  • 下载本期数据